在傳統電視機整機廠商、互聯網企業、IT企業、內容服務商等各方共同參與下,智能電視從沒有像現在這樣風生水起。在智能電視領域究竟將諸侯割據還是一方獨大,以目前的競爭方式看,各方各有優劣勢,短期難分伯仲,不過在傳統電視機整機制造企業眼里,正在單槍匹馬獨干的互聯網企業“一招鮮吃遍天下”的商業模式是不可能長久的。
長虹暗諷樂視獨干模式不會長久
長虹多媒體產業集團公司總經理葉洪林昨(9月12)日在2013中國數字電視年度盛典上接受中國家電網采訪時將矛頭指向一只腳已踩入智能電視領域的樂視網。
在智能電視市場,目前幾股力量都瞄準了客廳終端這塊沃土,彩電作為客廳終端窗口,誰占領了就擁有了價值輸送的管道以及創造盈利模式的主動優勢,顯然伺機而動的樂視網借助其60英寸廉價超級電視來搭售它頗具優勢的內容資源的方式,讓傳統電視機廠商防不勝防還撓了他們痛處。
近期TCL愛奇藝電視的誕生、康佳推出第二品牌KKTV電視、創維與阿里合作僅在線上銷售的智能電視等,均表明傳統硬件企業不能坐以待斃的心態。
那么在智能電視領域尤其是在客廳終端,哪種模式會更長遠?誰會贏?“我認為內容服務商+硬件商的模式才能創造客廳終端的長遠發展模式”,葉洪林向中國家電網直言,樂視網也是內容+硬件的組合方式,但這并不代表樂視的模式就能成功,目前看樂視是想自己單槍匹馬拿下客廳終端。
在葉洪林看來,樂視推出的超級電視產品本身定位不切實際,也面臨一些消費層面的問題,包括它后來進入大連鎖渠道系統銷售,走了傳統企業的路子,預示著其也將面臨傳統模式上的潛在問題。
在諸如此類問題的探討上,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一改前段時間針鋒相對做派,昨日非常大方的對外界說,“智能電視如果沒有小米、樂視等各方的參與,也不會像現在這樣風生水起,我們不是對手,我們希望共同推動智能電視的發展”。
智能電視市場將進戰國時代?
反觀傳統電視行業,互聯網給行業帶來的挑戰將是變革式的,在電商影響下,價格和渠道均遭受沖擊,價格“只有更低沒有最低”讓傳統電視行業畸形發展,線上渠道已嚴重沖擊線下渠道。
而“互聯網精神”帶給電視機產品的沖擊更令人擔憂,樂視所謂“終端+內容+廣告”的商業模式宣稱賺錢不靠硬件靠后臺,以及小米電視也提出整機不掙錢靠配件、服務很賺錢,這讓整機企業情何以堪。
同樣在互聯網沖擊下,企業傳統經營管理思路與產業鏈整合方式也面臨解構,如何賣內容和服務、商業模式怎樣、企業組織架構該如何變、如何與上下游企業合作等等,這些是整機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實際問題。
企業要么觸網要么死亡,快速生長互聯網基因對整機企業來說很迫切,TCL、創維、康佳等已通過不同的方式觸網,葉洪林透露,長虹馬上也要公布與一家互聯網企業在智能電視上的合作。
奧維咨詢(AVC)總裁喻亮星表示,基于彩電智能生態鏈的完善,2013年終端與內容的產業價值鏈將達3000億左右,這是個龐大的數字,由此帶動包括產品形態、商業模式和消費行為的整個彩電產業鏈的深刻轉型。
不過積極觸網之外,傳統企業對硬件依然堅守的心很穩固,楊東文就表示,“硬件這個行當還是很有做頭的,產品還得有人來做,我們應該(電視機企業)老實把供應鏈做強”。
在白熱化競爭氛圍下,智能電視市場格局究竟如何走向?對此工信部電子信息司處長梁峰認為,智能電視發展迅猛,形態多樣化不可避免,智能電視將進入“戰國時代”,但可持續發展模式的探索和行業標準的建立將成為重要議題。
責任編輯: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