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鵬欣硅片硅料回收公司:摘要關鍵詞:硅片回收,硅料回收,電池片回收,組件回收,逆變器回收,多晶硅回收,單晶硅回收,太陽能電池板回收)1839年,時年僅19歲的法國科學家A.E.貝克雷爾在他父親的實驗室中,緩慢地將兩片鉑金屬電極插入到氯化銀酸性溶液中。他不知道的是,光伏世界的大門,正隨著這一場“錯誤”的實驗慢慢大開。在測量在這些電極之間流動的電流時,他發現,光線中的電流略大于黑暗中的電流;他將這種現象被命名為為光生伏特效應。他不曾料到的是,他在這場實驗中觀測到的小小的光電流,會在百年之后為人類的能源利用帶來重大變革。為了紀念他的發現,光生伏特效應也稱“貝克雷爾效應”。在貝克雷爾的實驗沉寂了37年之后,英國科學家威廉·格里爾斯·亞當斯和他的學生理查德·埃文斯·戴發現硒在光線下會產生電能。雖然硒無法為當時使用的電子元件提供需要的電能,但這證明了固體金屬可以直接將光轉換為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