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若干年后,梳理我國重大裝備的國產化進程,2013年9月6日將成為一個重要節點。這天,我國首臺大型強力旋壓設備“SY-100L大型立式CNC強力旋壓機”正式通...
若干年后,梳理我國重大裝備的國產化進程,2013年9月6日將成為一個重要節點。這天,我國首臺大型強力旋壓設備“SY-100L大型立式CNC強力旋壓機”正式通過用戶單位航天科技西安航天動力機械廠的驗收。經過十年的技術儲備與研制,在“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的支持下,百噸級數控旋壓設備終于不負眾望,通過了用戶試驗并正式交付使用。 由“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實施管理辦公室主辦,中航工業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航天科技西安航天動力機械廠、中航工業航空專用裝備研發工程中心、中航工業航空制造技術中心承辦的大型數控強力旋壓設備及技術應用推介會9月6日在西安舉辦。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司巡視員王富昌、中科院院士曹春曉等對該設備給予高度評價。
亞洲之最
9月6日,在西安航天動力機械廠這個原本是國家保密的單位,借著SY-100L大型立式CNC強力旋壓機設備驗收之際,記者現場觀摩了大型薄壁零件旋壓成形的過程。
“地上14米,地下3米。”這臺大機器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是威武。作為該設備制造的主要參與方,中信重工集團鑄鍛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黃國軍從專業角度告訴記者,盡管這臺設備在體量與該企業制造的其他大型裝備產品相比并不是很大,但對技術參數要求卻非常高。多方參與、歷時十年研制成功,足見其分量和含金量。而且,作為百噸級旋壓裝備,不僅在我國獨一無二,而且也堪稱是亞洲之最。目前該技術領域除了美國和俄羅斯,只有中國可以達到這個水平。
何為十年磨一劍?中航工業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所長張軍介紹,研制大型立式數控強力旋壓設備,主要滿足航空、航天、船舶、核工業、化工等行業大型薄壁回轉體零件的制造需要。為了解決國防急需的大推力運載火箭、導彈、飛機發動機等制造瓶頸,推動旋壓結構件在大飛機、飛機發動機、導彈和大型壓力容器上的應用,填補我國的戰略空白,2001年,西安航天動力機械廠啟動大型數控強力旋壓機床研制項目。2004年初正式和中航工業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簽訂設備研制合同。該項目被工業和信息化部列為國家“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04數控機床專項”)2011年度課題。在浙江大學、武漢重型機床有限公司、中信重工、濟南二機床等相關部件承制單位大力協助下,中航工業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與西安航天動力機械廠克服種種困難,實現了2011年11月進入用戶現場總裝,2012年11月完成設備靜態、動態及功能調試,開始試旋。
截至目前,經過半年多時間的旋壓工藝試驗表明,該設備整體結構強度高、剛性好、控制精度高,具有同步進刀、錯距旋壓、旋壓力智能調節等先進功能,整體性能優越,旋壓出的零件各項性能指標符合用戶的使用要求,其旋輪推力和可旋壓零件尺寸堪稱亞洲之最。
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副院長王德成對該設備的成功給予高度評價。他說,它是“04數控機床專項”繼3.6萬噸擠壓機、8萬噸鍛壓機之后在旋壓裝備方面從無到有的一個新突破。該項目的成功研制,實現了工藝和設備的兩大突破。首先是工藝的突破。如果說兩年前,“04數控機床專項”實現了擠壓工藝、鍛壓工藝的突破,今天則實現了旋壓工藝的新突破。這是“04數控機床專項”大型數控成形這個主題攻關目標的一個重要實現。
設備的突破主要體現在:它將有力支撐專項在航空航天、船舶、發電和汽車四大領域中,大型薄壁回轉體零件成形的需求。“04數控機床專項”當時就是瞄準航空航天、船舶、發電和汽車四大領域。應該說,該裝備明顯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對上述四大領域發展瓶頸的制約,彌補了現有成形工藝和裝備的不足,提升了大型復雜精密成形裝備的覆蓋能力。
用戶牽引
回顧十年的研制歷程,參與設備研制的專家無不感慨,大型立式數控強力旋壓設備具備數控機床的高精度、重型機床的強剛度和重載荷等特點,調研立項難度大、設計難度大,精度要求高、結構復雜、關鍵零件采購困難,部件尺寸超大、制造難度大,各單位、各部門配合協調難度大,裝配難度大、檢驗難度大、調試與旋壓難度大,經費難度大,周期更是不斷的被調整,在各個環節都面臨巨大挑戰。大型立式數控強力旋壓機的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在大型薄壁回轉體金屬結構件制造技術領域的研制達到新的高度,是產學研用協作的成果。
除了工藝和設備的突破,王德成告訴記者,項目的突破還體現在它將成為“04數控機床專項”堅持產學研用合作模式的成功范例。在這臺設備里,有多項技術合作,包括大型鑄鍛件、液壓控制等,每一個作為單獨的技術存在,都滿足了一個“題目”的體量,都是挑戰,應該說,都是對極限制造的挑戰。在專項辦建議下,在牽頭單位的全力組織下,形成了產學研用的合作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