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編者按:2013年,中國經歷了數次大范圍的霧霾天氣,最嚴重的一次曾波及全國17個省市。“霧霾”已不僅僅在工業集中、人口密集的華北、華東地區爆發,包括廣西、湖北、四川等在內的多個中西...
編者按: 2013年,中國經歷了數次大范圍的霧霾天氣,最嚴重的一次曾波及全國17個省市。“霧霾”已不僅僅在工業集中、人口密集的華北、華東地區爆發,包括廣西、湖北、四川等在內的多個中西部省份也紛紛“淪陷”。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近50年來中國霧霾天氣呈增加趨勢,且持續性霾過程增加顯著。霾日數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增長最快。
在剛剛過去的1月,地方“兩會”密集召開。多數地方“兩會”都關注了持續出現的霧霾現象以及各省的生態環境和空氣質量問題。其中,北京、江蘇、山東、河北、黑龍江、廣東等多個省市均把霧霾治理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少地方“兩會”的代表和委員們也圍繞“治霾”提出了各自的提案、議案。
北京——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
201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其中包括大氣細顆粒物年均濃度下降5%左右。
為了達到上述目標,北京市提出多項措施,如全力治理大氣污染。認真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扎實推進各項治理工程,確保完成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年度任務。壓縮小客車年度配置指標,逐年增加新能源汽車比重,基本淘汰黃標車。嚴管施工現場和渣土運輸,大幅減少揚塵污染。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做好充換電設施的規劃建設,鼓勵購買新能源汽車。
根據北京市財政局提交的2014年預算草案報告,與2013年預算額11.13億元相比,2014年市級“三公”經費預算降低了12.67%,“今年本市將暫停市級機關購買一般性公務用車,哪怕單位有報廢車輛,也不讓再添新的公車。”北京市財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韓杰表示,今年首次將公車運行維護支出細分為四類,包括加油費、維修費、保險費和其他費用,從而更加便于管理。今年加油費3.06億元,公務用車維修1.42億元,公務用車保險0.92億元,其他支出0.71億元。
天津——推進新能源汽車示范應用城市建設
天津市提出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大力發展資源循環利用、電動汽車等環保產業,發揮重大節能環保技術應用示范作用,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范城市建設。
天津市要以控煤、控車、控塵、控污為重點,淘汰黃標車8萬輛。同時繼續加大交通擁堵治理力度,加快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實施機動車限行管理,開展機動三輪車專項治理,重點整治學校、醫院、車站、商場周邊和主干道路交通秩序。天津市市長黃興國說,治理交通擁堵,關乎民生需求,關乎城市形象。我們要以最大的決心,動員全社會參與,綜合施策,標本兼治,為市民提供一個高效、便捷、安全、文明的交通環境。
河北——PM2.5濃度下降4%
河北省的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14年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削減1.2%、2.7%、1.2%和5.6%,細顆粒物(PM2.5)濃度下降4%。并提出,要強力治理大氣污染。認真貫徹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10條措施和京津冀實施細則,深入落實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突出抓好壓鋼、減煤、治企、控車、降塵等重點工作,確保完成2014年污染物排放削減目標。
山西——加快新能源汽車發展
山西省大力發展新興產業,著力推進太原、晉城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范城市建設,帶動全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加強細顆粒物監測和區域聯防聯控,有效防治大氣污染,減少霧霾天氣。
吉林——一汽省內汽車產量超過240萬輛
吉林省提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進以汽車、石化、農產品加工三大支柱產業為重點的傳統產業升級,一汽省內汽車產量超過240萬輛,精細化工品率要提高1個百分點。
針對霧霾天氣增多的實際,把大氣污染防治擺上更加突出位置,落實好行動計劃實施細則和10個方面專項規劃,加快淘汰不達標黃標車,機動車尾氣環保檢測率達到80%。
遼寧——新增公交和出租力爭采用新能源汽車
遼寧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決整治大氣污染,落實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實行最嚴格的損害賠償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深入推進藍天工程。加快建設9座熱電聯產項目;天然氣用量增長10%;重點行業、重點企業要實現達標排放;抓好揚塵污染治理;大力推廣綠色交通,加快加氣站建設,新增的城市公交車和出租車力爭采用新能源汽車;實施大氣質量監控預警,力爭空氣質量好于去年。
內蒙古——支持奇瑞和北奔重卡建設
內蒙古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抓好奇瑞汽車、北方奔馳重型卡車等裝備制造業重點項目。
湖北——實施藍天工程
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實施藍天工程,構建生態宜居的城市環境,高度重視城市霧霾問題,加強大氣污染防治能力建設。
湖南——長沙淘汰黃標車1萬輛
長沙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4年要加強揚塵源頭治理,嚴格控制油煙、汽車尾氣等污染源,淘汰黃標車1萬輛,確保霧霾天氣明顯減少。
福建——汽車產業實現重點突破
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做大做強龍頭企業,汽車產業重點突破發動機、新車型和生產規模,同時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力度,綜合整治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揚塵,開展餐飲油煙污染治理,推進機動車尾氣整治,建立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實行區域聯防聯控。
廣東——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
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提升發展先進制造業,加快軌道交通、汽車、石化等重大產業及項目建設。強化跨行政區域河流污染聯合治理和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實施廣東省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抓好工業鍋爐、建筑揚塵和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治理,限期淘汰“黃標車”,推動車用油品質量升級,嚴格控制PM2.5和臭氧等二次污染物,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
四川——解決盆地霧霾污染
四川省省長魏宏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新的一年,四川要以打攻堅戰的決心,打持久戰的韌勁,下功夫解決當前群眾反映強烈的盆地霧霾污染等突出問題。四川將加強環保科研,嚴格執行環境標準,實施成渝城市群(四川)重點控制區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加強工業企業、機動車尾氣、城市揚塵污染治理;加快重點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等工作。
重慶——做大做強汽車產業集群
重慶提出汽車產業要促成長安福特三工廠30萬輛整車及發動機二期、變速箱和上汽通用五菱等項目投產達產,新增汽車產能35萬輛,核心部件本地配套率達到75%左右;強力推進兩江新區開發開放,做大做強汽車、電子信息等產業集群;落實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計劃,加強機動車尾氣、揚塵、燃煤污染控制,開展大氣污染預控預警和聯防聯控。
上海——推動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全面加強環境保護。完成第五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加大大氣環境特別是PM2.5的治理力度,全面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完成燃煤電廠高效除塵改造和脫硝工作,加快燃煤鍋爐和窯爐清潔能源替代,淘汰7萬輛黃標車,加強揮發性有機物和揚塵治理。提高環境空氣監測預警能力,完善重污染應急響應體系。推動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江蘇——嚴格防控機動車尾氣污染
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重中之重,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全面落實重點行業大氣排放規定,嚴格防控機動車尾氣污染,加速淘汰老舊車船,落實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措施,加大力度治理霧霾,切實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淘汰黃標車15萬輛,大力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
江蘇省還提出“三公經費”在2013年明顯下降的基礎上再壓縮5%。
浙江——加大霧霾治理力度
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大霧霾治理力度,重點加強燃煤電廠脫硫脫硝及除塵技術設備改造,加強機動車尾氣治理,淘汰10萬輛黃標車,有效削減PM2.5排放。
山東——落實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狠抓大氣污染防治,加強重點行業脫硝脫硫、城區裸露土地綠化和建筑揚塵綜合整治,加快黃標車淘汰進度,落實分階段逐步加嚴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逐步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加大“外電入魯”實施力度,積極穩妥推進“煤改氣”工程。
此外,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研究全省產量高達200萬輛的汽車工業提高中高檔乘用車比例的問題。
陜西——5市開展甲醇汽車試點
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實施“治污降霾·保衛藍天”行動。加大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力度,加速淘汰黃標車,在西安、寶雞等5市開展使用甲醇汽車試點。
陜西省政府還提出,要按照抓整車、強配套思路發展重型卡車、新能源汽車、變速箱等產品,促進陜汽20萬輛重卡和比亞迪70萬輛、吉利20萬輛整車項目加快建設,吸引現代汽車、三星SDI新能源電池等項目落戶,盡快擴大汽車產業規模。
●與“治霾”相關的提案議案
北京政協: 涉及交通提案占近1/5
今年,交通依然是委員們最關心的問題。北京市政協公布的266份提案中,涉及交通的有47份,占近1/5。
委員的提案中,有直接提出方案的,比如1號提案就是“關于提高車輛持有成本化解首都道路擁堵的提案”。也有從控車、限行、加快慢行系統建設等其它角度來提建議的,比如嚴控外埠牌照車輛在京使用、加快公共自行車租賃點建設速度、適當鼓勵暫緩使用小客車指標者等。市政協委員、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高級教授級高工朱良提交的三個提案,都與交通有關,包括小客車搖號程序接受公眾驗證、小客車搖號增加組團申請方式、用經濟杠桿調節車牌存量等。
廣西政協委員建議: 加快推進廣西城市機動車使用天然氣
“治理城市霧霾可從治理機動車尾氣污染入手,加快推進廣西城市機動車使用天然氣。”廣西政協委員盧秋凌說,據調查,以南寧市出租車約為6000輛為例,若全部用天然氣替代燃油,二氧化碳年減排量將達到4.494萬噸。她認為,隨著西氣東輸二線和中緬輸氣管道廣西支線的建成投產,縣縣通天然氣工程已全面啟動。在全區主要城市尤其是首府推廣使用天然氣汽車恰逢其時。
為此,她建議自治區政府要重視做好對城市交通運輸業使用天然氣的推廣利用工作,制定出臺具體實施方案,由各部門分工負責,按照規劃目標組織實施;可采用“政策扶持、市場配置、企業運作、規模經營”的推廣運作模式,從公交汽車、出租車、環衛工程作業車等公益車輛入手,逐步購買和更新使用天然氣車輛,對新購進和油改氣的車輛給予一定的補貼;加快推進機動車天然氣加氣站點規劃、設立和建設,并做好相關人員培訓等工作,滿足天然氣車輛的加氣使用。
四川人大代表提議: 對造成大氣污染事故企事業單位重罰
由四川省人大代表翟峰領銜提出的關于制定《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條例》的議案在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二次會議上提交,該議案呼吁對造成大氣污染事故的企事業單位應給予“上不封頂、下不托底”的重罰。同時,議案并對建筑揚塵、餐飲油煙、秸桿燃燒、汽車尾氣等均提出了相應的治理方案。
就工地和道路揚塵污染這一項,該議案提出,在市區內從事包括建筑運渣車在內的散裝貨物運輸、裝卸的單位和個人,應采取密閉、覆蓋等清潔運輸措施,如若違反由當地政府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根據《四川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責令糾正違法行為,采取補救措施,并處相應罰款。
上海政協委員:現有出租車與上海國際形象不符
上海市政協委員李昕欣表示,他認為現在上海的出租車要換掉,因為目前的車型是國外80年代已經開始淘汰的車型,發動機等也并不環保。
李昕欣說,目前所使用的桑塔納2000有三個缺陷。一是,這個車型是國外的帕薩特2,而現在國內的帕薩特其實是帕薩特5或6。“滿街跑著這種國外淘汰了數十年的車型,和上海的國際形象不符。”李昕欣說。二是,車身較長,停車及轉彎都比較占地方,車的內部空間也很小;三是,所使用的發動機并不環保,相同動力的情況下需要的油耗比較大。
李昕欣認為,替代車型可選擇世博時使用的途安或者國產的榮威。至于換車的成本,李昕欣認為,可由出租車公司和政府支出,不能轉嫁給出租車司機和消費者。
河南省政協委員:限制汽車產業發展
如何“治霾”成了河南省“兩會”代表委員們談論最熱的話題,具體措施包括適度調節汽車相關產業發展、嚴控污染物排放源,實時發布各區域空氣質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源等信息、制定機動車污染防治條例等。
“考慮到汽車產業對霧霾天氣形成具有較大的影響,我省應從打造美麗河南長遠大計著眼,適度調節汽車相關產業發展。”河南省政協委員、平頂山市臺聯會長岳文涵和河南省政協委員、平頂山市審計局局長張中俊在提案中表示,根據中科院和環科院的研究成果,汽車的大氣污染貢獻至少要占到50%。
“我省在考慮霧霾天氣治理時,必須適當限制、調整汽車相關產業發展。”岳文涵和張中俊在提案中建議大力發展軌道交通來替代以汽車為主要運載工具的交通運輸模式,形成“同城乘地鐵、短途出行乘城軌、遠途出行乘高鐵”的格局。
與此同時,降低汽車保有數量,鼓勵支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河南省有提案建議,一是對我省電動汽車制造產業大力扶持,支持其盡快做大做強;二是對居民購置電動汽車在辦證、交費等方面采取優惠政策,鼓勵居民購置使用電動汽車。
此外,還應加大對汽車信息監管。對新車實行源頭控制制度,環保、工信、公安等部門信息聯網,對新車登記注冊、驗收等方面要信息共享,提高車檢標準,嚴格防止報廢及環排不合格車輛進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