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閱讀提示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提高非石化能源發電比重,發展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鼓勵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加之此前國家系列鼓勵政策出臺,光伏業越發感受到...
閱讀提示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提高非石化能源發電比重,發展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鼓勵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加之此前國家系列鼓勵政策出臺,光伏業越發感受到了國家對分布式光伏發電積極促動的決心。
3月15日,英利集團在保定市開設全國首家太陽能發電體驗店。這家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出貨商,也由此將光伏觸角伸到普通百姓面前。
此舉被業界看作是近年來在困境中跋涉的光伏業為打開分布式發電時代所作的一次探索和試水。
走進百姓
在英利開設的這個以太陽能發電為主題的體驗店旁,是一家賣驢肉火燒的連鎖店。人們印象中“高大上”的光伏,就這樣被英利接上了地氣。
3月15日的開店儀式吸引了不少市民圍觀,當抱著孩子、提著袋子的男女老少走進店里的時候,人們的眼里充滿了好奇。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太太指著店里的光伏發電流程示意圖問工作人員:“只要兩塊電池板就行了嗎?”聽過講解后,她又開始擔心:晚上不發電的時候,家里是不是還要備上蠟燭?
相比之下,一些年輕人對太陽能發電流程的理解很快,他們所關心的倒是自家多余的電可以賣給國家電網這種事兒是不是靠譜。
在這個熙熙攘攘、人聲嘈雜的店鋪里,隱約可以感受到分布式發電走進老百姓心里這段路的距離。
“分布式發電要實現大規模推廣,最大的制約還是老百姓的能源消費習慣,最大的動力則來自老百姓的普遍認識和接受。”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說,這有一個普及的過程。一向喜歡從長遠著眼的苗連生,把這個小店看作培育潛在客戶、普及光伏民用的開始。
這種普及和培育,也不只是店面的開設,還有他們即將在世界杯賽場上閃耀登場的“中國英利”。
經歷過去一年尤其是下半年的政策密集出臺后,今年2月份國家能源局又確定了2014年國內光伏發電的政策目標,在1400萬兆瓦的蛋糕中,分布式發電占去了800萬千瓦。這也成為眾多光伏企業布局的重點。
但與地面電站建設主要跟地方政府部門打交道不同,分布式發電項目則需要把更多精力集中到一家一戶上去。
為此英利已經在全國招了100多家經銷商,讓他們通過開設類似體驗店把觸角向家庭延伸。
張文剛來自正定東邢村,他之前做建筑外裝修,經過一番考察后,決定加入到英利的經銷隊伍中。他說,準備先在自家屋頂上建一個太陽能發電站,算是示范點,可以讓鄉親們實地感受一下,為自己的業務提供一個實例。“我們只要找到項目,英利負責提供設計和全套設備,我們來安裝。”
與走進體驗店的顧客聊一聊,很多人都會把太陽能發電和霧霾聯系起來。他們或許不知道歐洲小鎮屋頂太陽能電池板的風景以及背后的生活,但他們知道環保與健康之間的關聯。
備戰農村
張文剛沒有想到,跟他一起到英利集團總部接受培訓的經銷商,有不少來自縣城甚至農村。“一塊兒培訓的還有新樂的兩家,鹿泉的1家和深澤的1家。我們感覺這個事兒還是很有前途的。風險小,還有政策支持。”
在企業為開啟分布式發電市場苦尋良策的同時,這些來自縣域層面的經銷商則看到了商機。
而對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縣域層面來說,太陽能發電真的有市場嗎?
苗連生好像對此并不擔心。
他曾派出一個調查組對易縣、淶源等地農村進行調查,發現當地有一部分小老板的手里有不少閑錢。一些家庭小工廠、小作坊對分布式發電的接受程度也更高。他認為這些人都是分布式發電的潛在客戶。
而且,農村分布式發電的政府促動,已成為最值得期待的需求力量。
持續開展的河北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在部署今年的任務時提出了令光伏業倍感鼓舞的一大舉措,全省今年要加快推進太陽能發電,在改造坡屋頂過程中,每家每戶力爭在屋頂陽面安裝60到100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每千瓦時國家補貼0.42元,省里補貼0.3元,農民承擔的電價也將大幅降低。
“農村大有可為。”光伏業人士認為,河北農村面貌改造提升引入太陽能發電項目,既看到了農村和城鎮有更多的屋頂面積這一優勢,同時也有助于改進村民乃至鄉鎮企業的能源需求結構,有利于農村環境改善。當然,如此大規模的光伏項目,也意味著不菲的投入和商機。
政策利好落到操作層面,除了政府助推,還需要有切實能打動農村住戶的保障條件。
一位來自農村的個體戶郭先生說:“比如我家有近100平方米的有效屋頂面積,要安裝一套小太陽能發電設備,可能需要投資七八萬元,但如果一次性投入這么多錢,難度很大。是不是可以考慮有專門的小額貸款來支持一下。”郭先生在石家莊的鹿泉市開有一家小木器加工廠,他曾在當地政府爭取到10萬元無息貸款。
據了解,為分布式太陽能發電在農村推廣做準備,苗連生組織了一個團隊專門進行研究和嘗試。也有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農村干部找到英利有關部門,希望企業能為他們村打包設計一套太陽能發電系統。
瀏覽國內其他省份關于農村分布式發電的案例,當地光伏企業較為一致的表態是為未來市場做示范,并無多少盈利考量。看來,大規模的農村市場開啟,還需要有足夠的可以吸引光伏企業積極參與的前置條件。
有專家認為,根據官方藍圖,到2015年,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將達到100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2000萬千瓦。在環境治理任務緊迫,農民對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實惠越發渴盼的大語境下,農村分布式發電的大規模開啟已是大勢所趨。而在操作層面,則要看各光伏企業采取何種方式去撬動這塊市場。
營銷轉型
自躋身2010年南非世界杯官方贊助商開始,英利便向外界宣示從B2B轉向B2C的構想。四年過去,保定體驗店的開設可謂是這種轉型的一個節點。
近兩年來,隨著歐美“雙反”的外部擠壓圍堵,中國光伏市場開啟,促使光伏企業大舉進軍下游,搶占地面光伏電站建設,試水分布式發電領域。這場大規模市場轉戰,不僅帶來產業變局,也促動著企業運營方式的變革。
趕到這個中國首家太陽能體驗店采訪的各路媒體記者,在查看了店面設計和店內布局后,都說有一種類似蘋果直營店的感覺。直接面對客戶終端,提供完整產品服務,英利從制造商轉向能源解決供應商的節奏在今年開始加快。
有業界人士認為,直營店的開設是英利為分布式發電所作的有益嘗試和探索。也有一些人對英利此舉表示了疑問。
但無論怎么看,民間對利用自家屋頂發電的關注正越來越多。
從百度搜索中可以查看到,很多網民都在咨詢相關知識。而英利在省內已完成的二十多個分布式發電項目大多都集中在了去年。加之階梯電價在城市的推行,大氣治理要求下傳統電力供應帶來成本上行的趨勢,已經讓部分民眾意識到光伏入戶的現實意義。
“我家里有30平方米的地方,能擺多少電池板?一天發電多少度?投資有多少?補貼怎么算……”在保定體驗店開業現場,一位戴眼鏡的老者手里拿著筆向英利工作人員拋出一個個問題,就像購車者在汽車4S店里反復詢問車輛油耗、保養成本一樣。
這些應該被看作是光伏入戶的市場信號。
“能源消費方式轉變已是必然,這種轉變會促進民眾對分布式太陽能發電的認知和接納。而分布式發電的市場爆發點一旦來臨,即便不開直營店,光伏企業也會拿出其他的營銷方式來供應市場所需。”有分析人士說。
不久前結束的全國兩會上,來自光伏業的代表委員們針對分布式發電所面臨的制約和困局提出了很多議案和提案,他們認為,分布式發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英利的此次試水,可以看作是在這條路上邁出的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