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昔日無技術、無人才、無產品的“三無”制造業緣何10年后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遭遇發展低點的大型制造業如何逆境突圍?傳統低端制造如何“另辟新徑&rdq...
昔日無技術、無人才、無產品的“三無”制造業緣何10年后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遭遇發展低點的大型制造業如何逆境突圍?傳統低端制造如何“另辟新徑”走差異化發展之路?伴著一季度中國經濟企穩向好的春風,記者近日走進多家制造企業,不同企業故事傳遞出共同的振興“中國制造”聲音:不邁向高端,就沒有出路。
挺過冬天,關鍵要在堅持創新中“修煉內功”
盡管是周末,在山東濰坊市的濰柴物流園里,從全國各地趕來等待購買發動機的卡車,依然排起了長隊。
“從春節前發動機就供不應求,每次過來進貨最快也得兩天,春節后到現在這個感受更深了。”西安客戶連建峰的話道出了市場的熱度。
數字更具說服力。今年一季度,濰柴集團匯總營業收入突破500億元,同比增加86.4%;利潤增長126.6%;利稅增長107.9%,率先在國內發動機行業內實現V形反轉。
“市場回暖得益于國家穩中向好的經濟形勢,以及越來越嚴格的限制超載法規標準。目前,重卡行業對大功率發動機的需求提升到了500馬力,濰柴提前兩年就做好了產品儲備。”濰柴動力執行CEO張泉說。
濰柴動力副總裁李紹華清楚記得,2014年、2015年階段,受經濟下行壓力等因素影響,濰柴營收增速曾降至近年來最低點,企業發展和結構調整面臨更大壓力。
2015年推出國內首款13升發動機,引領中國重卡向“500+”大馬力升級;2016年底與神華集團共同開發大型礦用卡車發動機及相關零部件……逆境下,濰柴堅持通過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細分市場開拓等“修煉內功”舉措,應對發展的寒冬。
“制造企業唯有提升創新能力,提升產品品質,才有出路。”今年一季度產銷兩旺的局面,讓李紹華對未來更有信心。
“核心技術不掌握,大頭利潤就被別人拿走了”
走進位于山東濰坊高新區的盛瑞傳動股份有限公司,正趕上這家企業從4月15日開始停線兩個月改造生產線。改造后,企業產能將從目前年產15萬臺提升至25萬臺。加上年底還將開工建設一條年產30萬臺的新生產線,企業年產能將擴至55萬臺。
盛瑞產能大踏步向前邁進,得益于市場對這家汽車變速器廠商的認可。
這家2003年從國有柴油機零部件廠商改制而來的民營企業,為擺脫最初無技術、無人才、無產品的“三無”局面,2006年開始轉型升級,引進國外先進理念,開始了世界首款前置前驅8擋自動變速器的創新研發之路,邁向制造業更高端。
“2007年我們正式開始做8擋自動變速器樣品時,國內市場主流產品是4擋變速器,能制造6擋的都不多,高端的8擋自動變速器基本都被日本和德國企業壟斷。”盛瑞自動變速器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李衛強對記者說。
李衛強介紹,我國汽車制造業很多核心技術掌握在國外廠家手里,如電子技術、發動機、變速箱、整車控制等都是國外技術。“核心技術中國制造不掌握,大頭利潤就被別人拿走了。”
從2010年做出實驗室的第一代樣機,到2012年實現第一代樣機國產化,如今盛瑞自主創新的前置前驅8擋自動變速器已開始在一些品牌汽車中應用。在研發創新路上奮斗10年的盛瑞也因這項技術獲得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翻開企業近3年業績報告發現,這家靠前沿核心技術支撐的制造業正以營收每年翻番的速度快速成長,今年一季度同樣表現良好。
“目前我們正在積極建立產業園,幾家關鍵零部件供應商都表示想進駐。”李衛強說,從零部件創新到全產業鏈創新是中國制造未來發展的大方向,在創新轉型路上“只能向前走,沒有回頭路。”
“差異化道路將為中國制造‘另辟新徑’”
見到記者前來調研,山東圣和塑膠發展有限公司財務總監翟新榮迫不及待地拿出公司最新研發的一款可降解薄膜——雙向拉伸聚乳酸(BOPLA)膜。這款由淀粉基拉伸而成、超透明的薄膜,被業內視為最新的綠色環保產品。
“目前公司正在積極和國家郵政局以及阿里巴巴推進可降解的膠帶以及可降解快遞袋,替代國內大量使用的不可降解產品,減少對環境的損害。”翟新榮說,公司已推出樣品,并將攜手行業協會一起推動可降解膠帶國家標準的制定。
傳統包裝薄膜行業由于進入壁壘不高,產品往往同質化嚴重且附加值較低。然而,圣和塑膠從生產線的自主設計,到差異化產品的自主研發,避開了傳統行業的弊端。
在圣和塑膠的產品展示柜中,從異形瓶體收縮膜,到“易拉罐”上的新型可降解食品安全蓋片;從高端手機膜,到鋼板覆膜、可降解薄膜,印證著這家年產值2億元左右的成長型制造企業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的探索之路。
“要擺脫產品的同質化,就必須下決心打造差異化的特種薄膜。”翟新榮說,差異化道路將為中國制造“另辟新徑”,中國制造的未來優勢不能靠價格,而要靠研發、技術和服務打造高附加值產品。
今年一季度圣和塑膠實現“開門紅”,產銷量達到2500噸,營收5000萬元。翟新榮相信,他們和寶鋼合作最新研發的鋼板覆膜技術將成為公司未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更環保的覆膜鐵將會替代涂材料的鋼材,被用作高端食品深沖罐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翟新榮表示,沿著特種薄膜之路前行,讓企業更堅信“改革創新是永遠的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