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得不得了!”
這是一家光伏玻璃龍頭企業負責人在回復“產能是否緊張”時說的一句話。供應緊張的結果就是漲價。
記者最新獲悉,光伏玻璃10月每平方米報價將再度上漲3至5元,環比漲幅超10%,8月以來價格已上漲四成多。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光伏玻璃擴產速度遠不及組件,供應緊張或持續到2021年。
需求旺盛
光伏玻璃供應自7月開始持續偏緊。
8月,市場主流的3.2毫米光伏玻璃每平方米價格上漲2元至26元,9月再度上漲4元至30元,10月再漲3-5元至33-35元,累計漲幅達41.67%。
而一些規模小點的光伏玻璃企業,10月報價甚至提高到40元/平方米。
業內人士分析,光伏玻璃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是光伏行業大幅擴產,光伏玻璃供不應求。實現平價上網后,為進一步降低成本、搶占技術高點,擴產成為光伏行業普遍狀態。
數據顯示,2020年前9月,已有49家企業宣布了擴產計劃,其中,以硅片、電池、組件最為集中,擴產計劃規模高達787.29GW,投資金額達到3221億元。
而9月之后,“十四五”規劃中新能源占比遠超預期的消息又在圈內流傳。由于新能源主要是光伏和風電,“十四五”光伏裝機量有望大幅提升的預期為行業擴產又添了一把火,疊加四季度本就是光伏行業的旺季,下游企業信心恢復,交易又變得活躍起來。
業內人士還透露,一些地方政府如浙江義烏,對光伏組件廠家實行買設備政府補貼的政策,這進一步刺激了行業投資光伏的積極性。
光伏玻璃需求提升,還有一個原因是經濟性更好的光伏雙面發電組件占比快速提升。國電投、大唐、華能等央企2020年度光伏組件招標中,雙面組件占據半壁江山。
2019年雙面組件占比為14%,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計2025年可能接近60%。相比原先主流的單面發電組件,顯然雙面發電組件的光伏玻璃用量更多。一邊是下游需求持續上升,另一邊是新增產能受限。
2018年和2020年,為化解產能嚴重過剩,工信部等出臺政策嚴禁平板玻璃(含光伏玻璃)行業新增產能,建設新的玻璃窯爐只能通過產能置換方式進行。
而且,新建一個窯爐資金門檻挺高,需要6、7億元投資,因而這兩年光伏玻璃新增產能并不多,跟不上需求增長的步伐。業內預計,2021年光伏玻璃供應仍將維持偏緊狀態,光伏玻璃價格或繼續維持高位,不排除后續繼續提價的可能。
行業龍頭大幅擴產
我國是全球玻璃產量最大的國家,2019年平板玻璃產量達9.27億重量箱,其中光伏玻璃占比約14%。我國光伏玻璃產量在全球占比超過90%。
信義光能、福萊特、彩虹、金信、南玻等五家企業占據了我國光伏行業整體產能的80%左右。供不應求形勢下,行業積極尋求突破口。
企業積極新建光伏玻璃項目。有的企業甚至跑到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越南去建廠。從資本市場來看,港股信義光能、A股福萊特、南玻新增產能較多,亞瑪頓也有部分新增產能。
信義光能是全球光伏玻璃最大生產商,兼營太陽能電站業務。2019年光伏玻璃收入67億港元,占總營業收入之比為74%。
全球第二大光伏玻璃生產商福萊特2019年營業收入48億元,扣非后凈利潤為6.88億元。收入構成中,光伏玻璃的銷售收入為37.47億元,占比78%。
福萊特明確表示,未來三到五年將充分擴大產能。2019年,公司在安徽鳳陽建設的第一個生產基地、年產90萬噸光伏玻璃生產基地已建成并全部投產。
該基地的二期項目正在建設中,擬投資17億元,新建75 萬噸光伏玻璃產能,預計2021年投入運營。另外,公司還在越南新建一個年產約60萬噸的光伏玻璃項目,爭取2020年投入運營。
南玻業務面比較廣泛,2019年105億元的營業收入中,玻璃業務和太陽能業務(包括組件等)分別為79億元和15億元。公司擁有兩條太陽能玻璃原片生產線、12條太陽能玻璃深加工生產線,具有年產43萬噸太陽能玻璃原片、6000萬平米/年深加工產能。
今年3月,公司披露,擬募資45億元,在安徽鳳陽建設光伏玻璃項目等。亞瑪頓主營業務為光伏玻璃鍍膜技術的研發和生產。公司光伏玻璃窯爐不多,主要通過外購光伏玻璃原片進行加工并銷售。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11.84億元,扣非后凈虧損1.13億元。收入構成中,太陽能玻璃為7.57億元,占比64%。今年8月,亞瑪頓發布定增方案,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0億元,用于光伏玻璃深加工建設項目等。其中光伏玻璃總投資額超5億元,主要用于在安徽鳳陽硅工業園新建12條光伏玻璃深加工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