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總署數據,2024年中國鋼材出口量已突破1億噸,出口在中國鋼材銷售結構中的占有比例大幅提升。然而,受關稅影響,有專家預測今年我國鋼材直接出口或回落至7000萬噸以下。
對對手如此,對盟友,美國也從不手軟。今年年初,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名義阻斷日鐵收購美鐵,在行業內引起軒然大波。
作為全球第四大鋼鐵企業,日本制鐵于2021年提出了“億噸產能愿景”,計劃通過海外收購實現粗鋼產能突破1億噸。而美國鋼鐵公司擁有約2240萬噸產能,若收購成功,日本制鐵產能將躍居全球第三,僅次于中國寶武集團。
然而,美國翻臉不認人,其對否決收購案的堅決態度,折射出日美兩國政府在產業合作議題上存在尷尬且難以彌合的“溫度差”。
不論是關稅大戰,還是收購案的夭折,都反映出鋼鐵行業正面臨格局性的轉變——全球鋼鐵業正經歷著整合加速、技術路線轉型與供應鏈的重構。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面臨產能過剩、環保壓力、技術升級和國際競爭加劇等多重挑戰。與此同時,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正通過產業整合、技術創新和綠色轉型重新定位其鋼鐵產業。
以上重大變革交織在一起,正在重塑全球鋼鐵市場的競爭格局與發展路徑,將對中國鋼鐵產業的未來發展帶來深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