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發展的方向。對于正成長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而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50%的中國而言,迫切需要發展新能源汽車早已獲得市場前所未有的高度認可。隨著混合動力車和電動汽車...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發展的方向。對于正成長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而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50%的中國而言,迫切需要發展新能源汽車早已獲得市場前所未有的高度認可。隨著混合動力車和電動汽車的普及,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急速擴大,各國也開始加入到這場事關本國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鋰電大戰”之中……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三大關鍵零部件分別為電機、電控和電池,而動力電池不但是技術核心,也是技術門檻最高、利潤最集中的部分。且電池及管理系統的成本一般占整車成本的40%-50%,因此,無論是技術還是成本,動力電池都是新能源汽車的重中之重。
業內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車競爭的核心是技術,最迫切的是實現動力電池技術的突破。從目前看,包括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以及純電動汽車在內的電動汽車,是新能源汽車比較可行的技術選擇。而在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當中,動力電池是技術門檻最高、也是利潤最集中的部分。
有數據顯示,韓、中、日三國鋰電池產量在世界市場的占有率高達96%,三國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專家認為,盡管中國鋰電池生產量位居世界第三,但在產品檔次、技術水平方面與日本、美國存在一定差距,車用鋰電池的產業化尚未真正破題。目前,我國鋰電發展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發展規劃,涉及研發、技術和材料,基本上各個企業還是各自為政,沒有形成合力,加上我國車用動力電池尚沒有實現批量生產,還沒有大規模應用于電動汽車,短期內動力電池面臨發展的困境。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張小虞表示,動力電池核心零部件的高進口率,給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敲響了警鐘。我國是世界上鋰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具備發展動力電池的資源優勢。令人高興的是,當前我國已經開始重視動力電池的研發,特別是在動力電池基礎和共性技術上的投資不斷加大。
關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業發展,有人士提出三項建議,一、從產品本身入手。要研究材料,提高材料的性價比,電機的設計、電動汽車的配套設施要加強和完善。二、制定和完善車用鋰電池的相關生產、制造標準,有專門機構對車用電池開展檢測工作。三、短期內國家通過支持現有的優勢企業,增強競爭力。長期,國家應該牽頭,讓核心企業、高校組建聯盟,做一些長期的戰略規劃以及技術路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