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據中國五金協會統計,2010年1-10月份,五金行業呈現了恢復性的增長,全行業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7%。其中,燃氣具行業發展最快,增長率達到51.7%,不銹鋼制品40%,鎖具為15...
據中國五金協會統計,2010年1-10月份,五金行業呈現了恢復性的增長,全行業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27%。其中,燃氣具行業發展最快,增長率達到51.7%,不銹鋼制品40%,鎖具為15.9%,灶具12%,建筑五金和淋浴房是27%,廚房設備為15%,烹飪炊具為25%。建筑五金保持了全行業的平均以上水平,排在整個五金行業中的第三位。 高速的增長,來源于行業在危機之后逐步的轉型,來自于行業持續引導企業學會兩條腿走路、持續開拓國內市場,而這種積極的帶動作用成效顯著,引發了建筑五金行業的全面反彈,尤其在內銷上呈現出爆炸性增長,實現了全行業27%的高增速。 根據海關統計的數字,2010年上半年五金全行業進出口總額達到343.8億美元,同比增幅達到31.3%。其中,出口總額為263.96億美元,同比增長33.2%;進口總額為79.84億美元,同比增長25.1%。出口國家和地區共223個,出口產品主要目的國及地區的前5位仍然依次是:美國、日本、德國、英國、中國香港。其中,建筑五金產品出口額為104.38億美元,同比增加31.2%。與此同時,建筑五金產品的全年進口額為49.9億美元,同比增加27.5%。建筑五金的進口占了全部五金產品進口的近50%,說明目前國內高端市場還在被海外品牌所占據。 從1995年至今,我國一共有39個五金特色產業基地獲得正式授牌認證,建筑五金共12個,幾乎占到總數的三分之一。如玉環、南安、水口和平陰等產業基地獲評后大多發展迅速,這其中的原因來自于當地政府的支持和企業們的凝聚力和努力,而企業和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發動機。目前,產業集群這種模式也由自發的越來越得到國家的認可,逐步獲得更深層次的發展契機。(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