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在李曼中國養豬大會上,PIC陳奇老師分享了關于“驗證和評估臭氧消毒機在30m3房間進行消毒的效果”實驗,由于臭氧消毒存在可滲透而消毒死角少,消毒時間可控,消毒濃度可控,安全性高無殘留等優點,相對甲醛的毒性強、紫外線的消毒死角多、衛可等消毒劑有殘留等缺點,針對物品的消毒是一種較好的選擇。
專業從事臭氧殺菌技術研發、制造的上海康久消毒技術有限公司裴冬平經理對PIC陳奇老師的講課總結如下:但幾乎所有豬場對臭氧消毒機的使用存在誤區,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首先是臭氧與空氣的混合存在難度,且臭氧比空氣重,是空氣的1.658倍,產生的臭氧會沉積在空氣底部即地面,達到目標有效濃度和維持時間不確定,選擇臭氧消毒機的功率不正確,每天高強度使用臭氧發生器會降低生產臭氧效率,機器燒壞,消毒完成后馬上取出相應物品時,對人還存在毒性等等問題,急需糾正以達到應有的效果。
通過采用5G、10G、15G等臭氧發生器及其它設備,使用儀器檢測臭氧濃度,反復驗證多次進一步試驗,得出如下結論:
1、選用效率≥10g/h的臭氧發生器,30分鐘內能達到20ppm的有效濃度;
2、安裝吊扇(相比其它風扇效果好),位置靠近臭氧發生器,以促進臭氧快速與空氣融合;
3、物品熏蒸消毒時擺放的位置需在臭氧發生器1米范圍內,有效濃度更有保證;
4、臭氧發生器每次工作2小時,每天物資集中消毒2~3次,確保機器產生臭氧效率(實驗發現長時間使用會降低),延長使用壽命,好每周測量一次臭氧濃度;
5、熏蒸消毒結束后需開門通風30分鐘后再進入(關掉臭氧發生器和風扇后,密閉環境下需140分鐘才能達到0.15PPM的安全標準),防止對人的毒性影響;
6、熏蒸室內保持20℃左右的溫度,防止溫度過高而使臭氧還原速度加快影響效果。
當然,結合Nicoler生物安全實驗室的論證,我們還需確保以下基礎操作:
1、熏蒸間密閉性良好,尤其房間中下部位;
2、根據房間長寬高計算好房間體積選擇合適的臭氧發生器,能檢測達到有效濃度;
3、臭氧發生器擺放在所需消毒物品的上方;
4、需消毒物品必須盡量以規格分開擺放,如箱子包裝盒等必須拆除打開;
5、物體擺放架為鋼管焊接鏤空氏架,利于臭氧的流動穿透;
6、保證房間濕度在80%以上;
7、熏蒸間采用AB門,區分臟區與凈區,從臟區進入擺放物品,從凈區進入取走物品;
8、針對非洲豬瘟,臭氧濃度提高到60ppm,達到濃度后消毒時間在2小時以上;
9、不能達到有效濃度即關閉臭氧發生器,需要考慮臭氧衰敗率為40%左右;
陳老師也分享了達到20ppm時,使用糞便(新鮮糞便生理鹽水稀釋10倍,過濾掉糞渣,主要存在的細菌是大腸埃希氏菌、檸檬酸桿菌、產氣克雷白氏菌、陰溝腸桿菌……等)中的病原驗證了消毒效果,熏蒸30分鐘能殺滅紙張上99%以上的大腸桿菌,熏蒸60分鐘可以滅殺104數量級以上的大腸菌群。
為了保證生物防控的效果,采用不衰減TM技術的臭氧發生器將更有利于殺滅非洲豬瘟病毒。為了阻隔瘟疫病毒,大型養豬場的生物安全防范手冊中,采用臭氧發生器預防非洲豬瘟病毒都是重要措施之一。所以,臭氧機器大小選型、臭氧濃度驗證技術,都是提高生物防控的有效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