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國鋼鐵生產消費已經進入峰值下行區,未來發展趨勢是以減量化為主線的綠色化、智能化、服務化、特色化、多元化、國際化,而減量化發展是一個較長時期、流程調整、出口擴大、優勝...
“我國鋼鐵生產消費已經進入峰值下行區,未來發展趨勢是以減量化為主線的綠色化、智能化、服務化、特色化、多元化、國際化,而減量化發展是一個較長時期、流程調整、出口擴大、優勝劣汰、多元并舉、創新發展的過程。 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市場需求不旺,鋼鐵行業面臨市場、資金、環保等多重壓力,經營更加困難。日前,在2015(第四屆)中國鋼鐵技術經濟高端論壇上,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指出,我國鋼鐵生產消費已經進入峰值下行區,未來發展趨勢是以減量化為主線的綠色化、智能化、服務化、特色化、多元化、國際化,而減量化發展是一個較長時期、流程調整、出口擴大、優勝劣汰、多元并舉、創新發展的過程。
整體保持相對平穩運行態勢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屈秀麗介紹,2014年以來,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國家嚴控產能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清理在建項目,加上行業盈利困難,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得到明顯抑制。今年1~8月,全國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338977億元,同比增長10.9%。其中,黑色冶煉及壓延業和黑色礦山投資同比均大幅下降,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固定資產投資2677億元,同比下降12.5%;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固定資產投資922億元,同比下降17.3%。
今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經營形勢更加嚴峻,但整體保持了相對平穩的運行態勢。受需求制約,1~8月,我國粗鋼產量54302萬噸,同比下降2%;生鐵產量47116萬噸,同比下降3.2%;鋼材產量74545萬噸,同比增長1.5%,但粗鋼表觀消費量同比下降5.49%。
由于國內市場競爭壓力加大,鋼鐵企業普遍加大了出口力度。1~8月,我國鋼材出口7187萬噸,同比增長26.5%;鋼材進口872萬噸,同比下降9.6%。鋼材進出口價格雙雙下降,其中出口鋼材價格598.04美元/噸,下降24.2%;進口鋼材價格1155.18美元/噸,下降7.58%。
屈秀麗認為,今年以來,國內市場鋼材需求下降,鋼鐵產量有所減少,但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未有改觀,市場競爭加劇。據統計監測,鋼材價格除3月份略有回升外,到7月末一直呈現持續下行態勢,8月份又有小幅上漲。8月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CSPI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63.36,比年初下降23.75%,同比下降30.09%。
鋼鐵企業經濟效益大幅下降
今年以來,我國鋼鐵價格持續走低,給鋼鐵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帶來較大壓力。雖然進口鐵礦石等原燃材料價格明顯回落,但其降價幅度明顯低于鋼材價格,致使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員企業銷售收入、實現利稅、利潤同比出現大幅下降。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對101家會員企業統計監測,1~7月,鋼鐵企業產品銷售收入17722.66億元,同比下降17.8%;產品銷售成本16648.17億元,同比下降17.34%;實現利稅358.05億元,同比下降37.32%;虧損企業虧損額272.17億元,同比增加181.95%,虧損面達46.53%。根據統計監測,實現利潤前10名的企業,實現利潤171.38億元,同比增長72%。
屈秀麗認為,影響鋼鐵企業利潤變化的主要因素,一是鋼材結算價格同比大幅下降,1~7月,鋼材綜合結算價格2436元/噸,同比下降23.8%。二是鐵礦石、冶金焦、廢鋼等主要原燃材料采購價格降幅較大,采購成本同比下降。三是在鐵礦石、煤炭等原燃材料價格下降的基礎上,鋼鐵企業普遍加強了內部管理、對標挖潛,采取各種措施節能降耗,致使鋼鐵產品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平均降幅在20%以上。四是隨著企業經營困難,國家連續降準降息,企業普遍加強了費用管理,并加強資金管理,財務費用明顯下降。7月末,大中型鋼鐵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9.05%,同比下降0.08%。但是,鋼鐵企業雖然加強了資金管理,大力壓縮庫存,存貨尤其是原燃材料資金占用明顯減少,并主動控制借款規模,但產成品庫存和應收賬款上升,說明企業銷售困難,資金仍然緊張。
鋼鐵企業需要挖內潛練內功
屈秀麗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的調整,鋼鐵行業到了新的發展階段。一是鋼鐵產量難以大幅增長,出口增幅將會回落。二是近年來我國鋼鐵產業集中度呈下降態勢,粗鋼產量前10企業占全國比重只有30%多,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導致鋼材價格從2011年11月份到今年8月份,連續45個月同比下降,鋼材價格大幅回升的難度較大,并將在低位波動。三是由于銀行系統嚴控產能過剩行業信貸規模以及鋼鐵企業盈利困難,資金緊張的矛盾很難緩解,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虧損企業遇到銀行抽貸、限貸,經營就更加困難。四是鐵礦石、煤炭等原燃材料價格已經降至低位,但環保成本、人工成本等呈上漲走勢,鋼鐵生產成本難以再大幅下降,提高盈利水平任務更加艱巨。五是由于鋼鐵企業資產規模大,人員、資金密集,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退出意愿不強,化解過剩產能進展緩慢,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間分化趨勢將更加明顯。
因此,我國鋼鐵行業一是要密切跟蹤國家出臺的政策,比如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大棚戶區改造、加大水利建設、加大鐵路投資力度、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戰略等,抓住市場機遇,尋找新的發展空間。二是鋼鐵企業挖內潛、練內功,提高運行質量和效益,通過產、供、銷的系統優化,提高企業整體運行效率;三是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防范資金風險,并加速資金周轉,降低負債率和財務費用;四是加快企業改革,建立適應市場的經營決策體系和考核激勵機制,及時傳導市場壓力,激發企業內部活力和適應市場的能力;五是堅持綠色發展,大力開展節能減排,向節能減排要效益;六是加強上下游產業鏈建設,重視培育資源、能源、運輸、化工、機械等非鋼產業,在盈利困難的情況下,非鋼產業將是新的效益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