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國磨料磨具網訊】受機械聯合會委托,《普通磨料磨具行業十二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已編制完成,這份規劃是由秘書處在對行業現狀深入調查之后編寫出初稿,在充分聽取行業專家的意...
【中國磨料磨具網訊】受機械聯合會委托,《普通磨料磨具行業十二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已編制完成,這份規劃是由秘書處在對行業現狀深入調查之后編寫出初稿,在充分聽取行業專家的意見后,又進一步加以補充修改,由四屆四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討論通過的。
《綱要》分別由行業概況,行業“十一五”發展的主要成果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十二五”目標及重點任務和應對策略、政策措施建議五個部分組成。每次報告中都提到行業當前的情況,因此前兩個部分就不再講了,重點講一下后三個問題。
“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
“繼續關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不難理解,國內市場國際市場是拉動經濟發展的兩大動因,因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比如遇到大的災難,局部的戰爭等不確定因素,國內外發展需求的變化等都會對產品需求量和價格產生影響。
“著重關注國家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和七大戰略產業目標”,這是“十二五”期間國家重點扶持發展的項目,對我們行業來講,要瞄準這些行業發展需求調整我們的產業結構和產品質量,這是必須要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這個指導思想不確定,企業將不會有發展甚至被淘汰。
“十二五”目標及重點任務和應對策略
1、在調整升級的基礎上,力爭行業經濟(現價產值)每年增長7%左右,至期末達到或超過700億的規模。
據統計2010年底行業現價工業總產值為500億,期末達到700億目標是可預期的。
2、強調的是調整企業結構,抑制產能過剩,促進企業聯合重組。聯合重組的方向,磨料企業按年產量8-10萬噸,磨具企業按年產8000噸,目的是培育若干大型企業,爭取國家政策的支持。我們行業是個小行業,雖然國家工業發展離不開,但要引起國家的重視,爭取政策支持,必須要有規模企業,叫得響的產品。對中小型企業,重點向精而專方向發展。發展特色產品,這需要企業對自己的產品選好方向定好位。
3、加大科研投入。企業要發展,做大、做強,研發投入是一定要有的,投入比例,國外按銷售額的3-5%,高科技企業的研發投入高達20-30%,各企業可根據企業的實際來做,但一定要把研發投入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現在河南工業大學已與一些企業聯合建立了教學、科研實驗基地,探討產、學、研相結合的新路子,改變目前磨料磨具生產大部分仍是傳統的技術堆砌加模仿,實現技術更新,由“替代進口消化型”逐漸向“自主創新型”的轉變。
4、目前磨具生產所需工裝設備與國外比較有較大差距,重慶理事會上一些磨具企業,設計單位對此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議,我們也與工裝設備企業做了溝通,特意補充兩家進理事會,我們會在適當時機組織相關企業一起探討工裝與磨具如何協調發展的問題。
磨料冶煉爐容量升級,有利于節能提高產量,不少企業在做,棕剛玉爐由3000KVA升級到5000KVA以上,碳化硅冶煉爐升級到10000KVA以上的不少,除此之外已經有行業人士開始提出冶煉工藝上改進的方案,準備投入試驗,相信會有一定突破。
5、磨具發展的重點是先進制造業所用的高效、高速(80-150米/秒)、重負荷、精密和超精密磨具,目前,國內達到150米/秒的不多,國外已達200米/秒,實驗室達500米/秒,通過行業自主研發,逐漸趕上世界先進技術水平;鼓勵低溫結合劑及其磨具的研發,現在已有了新的進展。低溫結合劑的廣泛使用,將大大減少能源消耗。
6、磨料的重點是深加工產品,如粒度小于F220的剛玉和碳化硅精密微粉,以適用和滿足快速增長的光伏產業和工程陶瓷及高級耐火材料市場的需求。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十二五規劃重點發展產品:磨料深加工產品及高檔固結磨具、涂附磨具列入其中。
7、節能減排。工信部提出今后節能減排要由工程減排轉為結構減排,也就是要通過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和生產結構來實現總量減排,拉閘限電只是臨時措施,不是解決根本的辦法,已經受到了質疑,所以要在新技術、新工藝上下功夫,麥斯特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對碳化硅冶煉一氧化碳爐氣回收與PDS濕法退硫循環利用工藝,高總在昆明會上已介紹過,大家不妨學習一下,當然不只局限于這一種,有好的思路,好的辦法都可以試。
8、大力實施品牌戰略。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品牌的重要,現在已有30多家企業讓協會出具優質產品證明,分別申請獲得了省市名牌,協會自身也評出27個著名產品,先后有7家企業獲機床總會“精心創品牌”先進單位,目前已有企業在積極申請國家著名品牌。
提醒一下,現在社會上也有很多評選名牌的,都是收錢賣證的,還是要走正規渠道,選擇有資質的評審機構。
9、積極研究和采用國外先進技術標準,修訂和制定行業標準,促進傳統行業調整升級。原來采用的標準有日本的,歐洲的,也有國標,各企業為提高質量制定有廠標,為促進行業發展,制定行業標準是行業的一項重要工作,這是由大向強發展的必然步驟。希望具備一定實力的企業積極參與行業標準的修訂工作。
10、人才培養。企業核心競爭力在于人才,企業不但要吸收高素質人才,有條件的企業還要把骨干人員送到高校接受培訓,專業技術人員可在專業技工學校接受培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提高骨干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
11、調整出口結構,抑制低品位磨料的出口,擴大磨料精加工產品和爭取中高檔磨具產品出口,現在出口的國家和地區多達60多個,主要市場是美、日、歐,今后可往東南亞、非洲、中東地區多開辟些市場,種類要多樣化。海關統計:普通磨料磨具2010年底出口已達12億美元,按7%增長,期末力爭達到17~20億美元。
政策措施建議
1、嚴格控制8000噸規模以下,僅使用現有技術的普通產品的新建磨具生產項目,爭取進入國家產業政策指導目錄。
2、建立行業準入制度,經國家批準執行,以促進產業升級和加速淘汰落后產能。以前曾對準入標準問題討論過,但沒有形成共識,暫時擱置了。根據當前的情況,有必要認真研究提出標準,報有關部門審批,當然這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大量的工作。《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已發布,對我們也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3、企業兼并重組、享受國家相關政策。積極做,努力爭取,各省市、國家對結構調整、產品創新、節能減排都有相應鼓勵政策,要合理利用。
4、對行業專業人才培養和科研開發設立研發項目,爭取各財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