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掀起一波又一波熱議后,今天,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訪華行,終于迎來高潮。
根據商務部消息,這次中美兩國經貿合作的簽約總額,達到了2535億美元,既創下了中美經貿合作史上的記錄,又刷新了世界經貿合作史上的新紀錄。
對于這樣一個成果,中美兩國領導人的評價也罕見得高。習近平稱,這次會晤是一次“成功的歷史性訪問”。而特朗普則一改此前保守主義的姿態,稱,希望與中國保持“活躍的貿易伙伴關系”(vibrant relationship)。
可以說,一直以來,經貿問題就是中美兩國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這一次,兩國取得如此突破性的成果,無疑具有劃時代意義。
破紀錄
2535億美元是什么概念?
不如來算一筆經濟賬。按照世界銀行2016年的統計,這相當于智利、芬蘭等國一年的GDP。而對美國18萬億美元的經濟總量來說,它的占比也達1.4%。
請注意,1.4%的占比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尤其是對于目前正缺錢的美國來說。
大家都知道,美國國內最近發生了幾件大事,一是美國國會于10月26日通過了2018年聯邦政府4萬億美元的預算決議,被視為特朗普政府推動稅改立法的一大重要進展;二是,11月2日,特朗普正式提名鮑威爾為美聯儲主席,市場普遍認為,此人偏向低利率和金融市場的弱監管。
上任以來,特朗普就一直強調“美國優先”戰略,要振興實體經濟、減稅、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能源獨立能力、放松金融監管,但目前美國的財政能夠支撐嗎?顯然夠嗆。
而這次,中國對美進口的訂單,大多集中在能源、大宗商品和基建領域:
比如:中航材與波音簽署了300架飛機采購協議,總價370億美元;中國承諾在2017—2018年度,再向美國進口總價50億美元的美國大豆;此外,中石化等還要幫助在美國阿拉斯加州開發液化天然氣資源,涉及430億美元,或創造1.2萬個崗位。
這一點,可以說是跟特朗普政府“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無縫對接了。
當然,對于中國來說,這同樣不是一筆小數目。全球化智庫(CCG)高級研究員、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研究部主任崔凡就指出,按照中國海關的出口統計,去年一年,中國對美的商品貿易順差大約是2500億美元,這其中還不包括轉口貿易的數額。
“也就是說,我們把去年從美國身上賺的大部分錢,都拿去買美國的商品了。”
作為一個商人出身的總統,特朗普一直自詡自己是一個卓越的deal maker(交易能手),如今,中國能夠在尚處于發展中國家水平,需要大量資金開展經濟建設的情況下,為他送去那么一份大禮,可以說,是釋放了足夠友善的信號了。
細節
這么看起來,我們似乎都是中國在拿錢買美國貨,支援美國的經濟建設,這不是在替別人做嫁衣裳嗎?
別急,看看細節。
首先,在這2535億美元的單子中,并非所有的項目都是一年就完成采購的,大部分產品都是分批采購的;其次,包括波音飛機、大豆等在內的許多商品,本身就是中國從美國購買的常規商品。事實上,中國歷來就是美國飛機、大豆的第一大出口市場。因此,從交易內容來看,常規需求的商品居多,增量的部分不大。
而在崔凡看來,更為重要的是,這里面還包含了許多我們之前一直想買,但美國不肯賣的東西,比如——高通的芯片。
這次的訂單中,頗受關注的一筆,就是來自高通與小米、OPPO和Vivo簽訂的120億美元的零部件訂單。
要知道,芯片等高科技領域的產品,對美國來說,一直十分敏感,有著嚴苛的出口管制。不久前,特朗普還從總統層面,叫停了中資背景基金收購美國芯片公司的交易。
“這一次,雙方能達成這筆交易,美國那邊肯定是稍微放開了一點口子的。”業內人士表示。
開放
另一個關鍵收益,在對外開放領域。
今年以來,中國政府在對外開放領域所做出的努力和展現的決心,有目共睹。
首先是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習近平說:“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而十九大之后,習近平的第一項外事活動,就是接待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外企代表們,并且親自向他們講述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包括:推動經濟全球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
但從現實情況來看,世界對中國開放的信心并不充分。往近了說,這次跟特朗普來華的都是能源、大宗商品行業的企業,極少科技和金融類企業。這無疑是對中國在這兩個領域的市場準入抱有很大懷疑態度;往遠了說,世界范圍內,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并不在少數。特朗普不久前還指責中國是匯率操縱國。
更緊迫的現實在于,中國已經處于對外開放的重要節點。
據崔凡介紹,今年以來,我國已經連發國發5號文、國發39號文兩份文件,明確提到“積極利用外資是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內容”,并且明確提出,要在重大敏感領域,就外資開放,制定開放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事實上,就在今天下午,外交部就發文,稱中方將大幅放開銀行業、證券基金業、保險業的市場準入;同時將逐步降低汽車關稅,按計劃,于明年6月份,在自貿試驗區放開專用車于新能源車股比限制試點。在崔凡看來,這就是在呼應特斯拉巨額對華投資的市場傳聞。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怎樣更好地打消國外投資者的疑慮,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特斯拉們的態度很重要,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擁有最多跨國企業的美國的態度,更重要。
共識
那么,美國的態度是怎樣的呢?
跌破不少人眼鏡,特朗普在今天的公開講話中說:“我必須要改變美國對中國的貿易政策,事實證明,我們的政策已經落后于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需要了。”隨后,他表示,要與中國建立一個活躍的貿易伙伴關系,同時著力推進經濟自由(economic freedom)。
要知道,這對于一個自上任就高呼要筑墻的總統來說,是多么不容易。就在11月1號,他還用了“尷尬”和“可怕”形容美中兩國的貿易逆差,說“美國和外國簽署的所有貿易協議都是災難性的”。而白宮辦公廳主任凱利當天也說,“中國在貿易上把我們打得大敗。”美國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則更是語出驚人:“中國是第一個威脅,WTO的規則已經無法束縛中國了。”
轉眼間,變化已是驚人。
更可喜的成果在于,在構建了一個穩定的中美貿易關系的基礎上,中美兩國的雙邊關系也進一步得到升華。
習近平稱:“這次歷史性的會晤,為今后一個世紀中美關系的發展明確了方向,規劃了藍圖。”
相較而言,特朗普的發言顯得更加隨性。他難掩對習主席本人和對中國的喜愛。在抵華第一天,就將自己的推特封面換成了與習近平夫婦以及京劇演員們的合照;并在到訪之前,連發多條推特表示期待這次會晤;今天的發言中,他還透露,昨天在故宮原定25分鐘的晚宴被延長到至少2個小時,因為聊得實在太愉悅,“我珍惜在這里的每一分鐘”。
在特朗普眼里,“習主席是一個很特別的人。”他對習近平說:“我們很投緣,我很榮幸跟你在一起(共事)。”
元首間的互動已是如此友好,還有談不妥的事情嗎?今天下午,習近平和特朗普就發表了聯合聲明。聲明中,兩人破例提到了許多過去的敏感問題,包括:朝鮮半島問題、亞太問題、環保問題、反恐問題。
雖然在這些問題上,雙方并非達成了全部的共識,但兩方愿意直面分歧,不回避矛盾的態度,已是突破性的成績。
正如特朗普所說: “接下里,我們還要共同去做很多事情。只要中美兩國在一起,這世界上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不久前,習近平在會見美國企業家代表時,還表示:“買賣不成仁義在。”
這下,買賣和仁義,不是都來了嗎?
【同題報道】
詳解中美2535億美元經貿大單明細
觀察者網
原標題:總統如何過雙十一!詳解中美2535億美元經貿大單明細(最新)
中美企業家對話會1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親自出席中美企業家對話會,并見證了簽約儀式。
兩國企業創造了奇跡,經貿合作的金額達到2535億美元。這既創造了中美經貿合作的紀錄,也刷新了世界經貿合作史上的新紀錄。
據統計,兩國企業在兩場簽約儀式上共簽署合作項目34個,金額達到2535億美元。雙方取得豐碩的商業成果,既有貿易項目,也有雙向投資項目;既有貨物貿易,也有服務貿易,涉及“一帶一路”建設、能源、化工、環保、文化、醫藥、基礎設施、智慧城市等廣泛領域。
那么這2535億美元經貿大單明細究竟是怎樣的?中美兩國究竟買了多少東西?下面我們一一來看下~
1、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與波音公司簽署采購波音飛機的協議
總價值超過370億美元
據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網站消息,9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正在中國進行訪問的特朗普共同見證下,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與美國波音公司在北京簽署了300架波音飛機的批量采購協議,其中包括260架B737系列、40架B787系列和B777系列飛機,總價值超過370億美元。
2、通用電氣:與中國合作伙伴簽署3項商業協議
總價值達35億美元
據澎湃新聞報道,9日,全球最大工業巨頭美國通用電氣(GE)宣布,在美國總統特朗普首次訪華期間,GE與其中國合作伙伴在北京簽署了3項商業協議,總價值達35億美元。
此次簽署的協議為,吉祥航空為其波音787機隊訂購GEnx發動機。該合同總價值達14億美元(目錄價)。該批飛機將從2018年開始交付。
第2個協議是,工銀租賃為其波音737MAX飛機訂購CFM公司LEAP-1B發動機。該發動機訂單價值達11億美元(目錄價)。
此外,GE還與大唐集團簽署“一攬子”項目合作協議。
3、高通與小米、OPPO和vivo簽署協議
采購金額120億美元
據澎湃新聞報道,9日,美國芯片巨頭高通公司對外宣布,當天該公司與小米、OPPO和vivo等3家中國手機企業分別簽署了非約束性的關于芯片采購的諒解備忘錄,這3家公司表示有意向在未來3年間向高通采購價值總計不低于120億美元的部件。
4、中核集團與美國西屋電氣公司商討合作事宜
據中核集團官網消息,11月8日,中核集團總經理錢智民在集團公司總部會見了美國西屋電氣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何睿澤(Jose Gutierrez)一行。
雙方就相關領域的合作事宜交換了意見,并對下一步工作做出安排。何睿澤總裁此次作為商界代表陪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旨在推動雙方核能領域合作。
5、中投公司與高盛集團成立中美制造業合作基金
金額50億
據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官網消息,9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見證下,中投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屠光紹與美國高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勞爾德·貝蘭克梵在北京簽署了《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與高盛集團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成立中美制造業合作基金(“合作基金”)。合作基金目標承諾投資額50億美元,將投資于美國制造業、工業、消費、醫療等行業企業,通過開拓中國市場,進一步深化中美經貿投資合作。
6、中國或投資阿拉斯加州開發液化天然氣
投資額430億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政府周四(9日)稱,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期間,中國國有石油巨頭中國石化、主要銀行之一和主權財富基金同意協助發展阿拉斯加州的液化天然氣(LNG)業務。
美國政府在電子郵件中稱,Alaska Gasline Development Corp (AGDC)、阿拉斯加州、中國石化、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銀行就發展阿拉斯加州LNG業務簽署協議。
協議內容包括投資至多430億美元,建設過程中將在美國創造至多12000個工作崗位,將美國和亞洲的年度貿易逆差縮減100億美元,并為中國提供清潔能源。
7、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中國同意在2017/18年度再進口1200萬噸美國大豆
金額50億美元
據路透社9日報道,美國大豆行業已與中國進口商簽署了兩份意向書,中方將在2017/18銷售年度進一步購買1200萬噸大豆,金額為50億美元。
這兩項不具約束力的協議為美國大豆出口協會(USSEC)聲明所披露,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訪華期間宣布的一系列貿易協定之一。
路透社稱,協議于11月8日簽署,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在協議中表示,將采購800萬噸美國大豆,金額為34億美元。
第二項協議于周四由糧食交易商ADM與中國中糧集團簽署。
據中國中糧集團官網消息,9日上午,在習近平主席和特朗普總統的共同見證下,中糧集團與ADM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未來進一步加強大豆貿易合作。
8、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和美國西弗吉尼亞州簽署投資框架協議
總額837億
據澎湃新聞報道,9日,美國西弗吉尼亞州商務部表示,中國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簡稱“國能投”)已簽署一項諒解備忘錄,將向西弗吉尼亞州的頁巖氣、電力和化工生產項目投資837億美元。
9、東華能源與特朗普訪華團UOP簽署合作協議
金額2.2億美元
東華能源今日午間公告,8日已與特朗普訪華團UOP公司簽署了《關于60萬噸/年丙烷脫氫裝置項目的合作諒解備忘錄》,有意向全部采用UOP公司技術打造丙烷脫氫項目,總供貨金額預計將達到2.2億美元。
10、京東未來三年將在美采購農產品
金額20億美元
北京青年報報道,11月8日下午,劉強東代表京東集團與美國史密斯菲爾德簽署了3年10億美元的采購協議、與蒙大拿州家畜飼養者協會及克羅斯福爾牧場簽署了3年2億美元的采購意向。據報道,京東生鮮將在未來3年擴大從美國采購生鮮農產品的規模,金額總計達20億美元!
11、海倫哲與美國特雷克斯公共事業設備公司簽約
金額50億元
海倫哲9日早間公告,根據特朗普訪華議程安排,公司11月8日與美國特雷克斯公共事業設備公司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了簽約儀式。
雙方在五年內將合作生產5000臺高空作業車,銷售額約50億元。
12、福田汽車與美國迪捷集團簽署《智慧城市交通解決方案備忘錄》
據證券時報e公司報道,8日,從福田汽車(600166.SH)獲悉集團與美國迪捷集團(簡稱:TDG)簽署《智慧城市交通解決方案備忘錄》。
這昭示著簽約雙方將在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的創新、設計、生產以及面向未來構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方面邁入全面合作期,著力于共同推動全球智慧城市的交通解決方案,推動全球智慧城市發展進程。
13、摩拜單車與美國陶氏化學簽諒解備忘錄
據證券時報e公司報道,11月8日,摩拜單車與美國陶氏化學簽諒解備忘錄,達成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摩拜單車與陶氏將繼續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將更多的新材料和解決方案應用在摩拜單車產品服務中,在不斷提升用戶騎行體驗的同時。
(ps:這只是目前公開信息中放出的一部分明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