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7月8日,圣泉集團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公司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9,100.00萬元到51,300.00萬元,同比增加48.19%到54.83%。
公司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7,100.00萬元到49,300.00萬元,同比增加48.02%到54.93%。
業績增長主要原因為受益于全球AI算力建設、高頻通信及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快速發展,帶動公司先進電子材料及電池材料放量增長。
此外,公司 1000 噸/年 PP0 樹脂、1000 噸/年多孔碳等先進電子材料及電池材料生產線產能陸續釋放,逐步實現滿產滿銷;
通過布局新領域、開發新應用,公司合成樹脂產業市場份額擴大,實現銷量的穩步提升;大慶生產基地“100 萬噸/年生物質精煉一體化(一期工程)項目”持續平穩運行,產能利用率不斷提升,報告期內實現減虧,對公司整體業績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
近期,在生物基材料與能源領域深耕多年的圣泉集團,近期動作頻頻,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
1. 業績方面
2024年,圣泉集團實現歷史性突破,全年營業收入首次跨越百億大關,達100.20億元,同比增長9.87%。
進入2025年,這股增長勢頭更加強勁,一季度銷售收入達24.59億元,同比增長15.1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更是大幅躍升50.46%至2.07億元,扣非凈利潤也增長51.85%至1.92億元,超額完成預期。
亮眼業績背后是清晰的增長引擎:
先進電子材料及電池材料板塊表現尤為突出,受益于AI算力、高頻通信、半導體封裝及高能量密度電池需求的爆發,該板塊銷量增長11.08%,銷售收入激增31.30%至3.60億元,均價提升18.2%。
其核心推動力在于多孔碳材料(硬碳負極)新產能的釋放——300噸/年線滿產滿銷,1000噸/年線于2月建成投產并開始供貨。合成樹脂作為基礎業務保持穩健,銷量與收入均實現約10%的增長。
生物質產品則呈現出銷量(大增36.55%)遠超收入(增長14.10%)的特點,銷量達5.69萬噸,這反映了公司積極的市場推廣或成本優化策略,價格雖同比下降16.44%,但規模效應日益凸顯。
2. 項目進展方面
作為全球首個百萬噸級“圣泉法”植物秸稈精煉一體化項目(一期年處理秸稈50萬噸),位于黑龍江大慶的生產基地持續平穩運行,產能利用率不斷提升,并在報告期內成功實現減虧。
標志著其自主研發的“圣泉法”技術在解決秸稈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三大組分高效分離與高值化利用這一世界難題上,實現了大規模工業化的可行性與經濟性驗證。
3. 戰略布局方面
2025年2月,圣泉集團連續簽約兩大重量級項目。
2月26日:與岳陽市簽署100萬噸/年生物質綠色化工示范項目投資意向,將高附加值利用當地蘆葦資源生產溶解漿、生物基甲醇、糠醇、木質素等產品。
2月27日:與沅江市簽約100萬噸/年生物質綠色示范項目,同樣聚焦蘆葦資源綜合利用,計劃轉化為高附加值纖維素纖維、木質素等。
此外,其后續在岳陽、沅江項目的具體落地情況以及木質素等高值產品市場推廣的深度和廣度,將是業界持續關注的重點。